一、专业简介
本微专业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跨学科培养项目,旨在响应国家“新文科”建设与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需求。专业聚焦“文化传承创新”与“数字技术应用”双维融合,通过系统性课程与实践训练,培养具备跨界设计思维、数字工具实操能力及商业化转化意识的复合型人才。学生将深入对接山西地方文化资源(非遗技艺、文旅产业、传统文化符号),运用三维建模、动态IP设计、数据可视化等前沿技术,提升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与传播能力。
二、培养目标
学生完成培养方案后,将具备以下核心能力:
1.专业素养:掌握数字艺术设计全流程方法论,熟练操作Procreate、Illustrator及主流建模软件;
2.文化赋能:运用设计思维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转译与创新表达;
3.实践应用:独立完成IP孵化、信息可视化、数字文创产品开发等商业化项目;
4.就业竞争力:胜任数字文创、用户体验设计、文旅策划等新兴领域岗位需求。
5.就业方向:文化IP设计师、UI/UX设计师、数据可视化师、文旅项目策划师、数字品牌策划等。
三、课程设置
本微专业课程体系遵循“基础-专项-综合”三阶递进逻辑,共开设5门核心课程(15学分):

四、教学安排
1.教学模式:
2.时间安排:
课程授课集中于周末或晚间时段;
项目实践周期按课程进度分阶段实施。
五、招生对象与条件
1.招生范围:全校全日制大二以上本科生(专业不限);
2.基本条件:
对数字艺术设计有浓厚兴趣;
具备基础美术素养或审美能力者优先;
能保障课程与实践所需时间投入。
3.选拔机制:提交报名材料后,学院组织综合审核择优录取。
六、学制、成绩与证书
1.成绩评定: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,含平时作业、项目成果及期末答辩;
2.证书授予:
七、联系方式
咨询部门: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
联系人:王老师
电话:18535324869
邮箱:56228931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