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电子科技学院数字文创设计微专业招生简章
——以设计为笔,创享文化新未来
当数字技术重塑文创产业生态,当校园文化亟需创新表达,《数字文创设计》微专业为热爱创意与设计的你而来!本微专业聚焦“数字技术+文化创意”跨界融合,以“解码校园文化、创新数字文创”为核心,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,培养兼具人文底蕴、设计技能、创新思维的复合型数字文创人才,助力你在文化创意浪潮中抢占先机。
一、微专业定位与特色:三大优势,打造硬核竞争力
1. 跨学科融合,夯实理论根基
打破专业壁垒,通过“数字文创产业+视觉设计原理(实操)+校园文化解码”三维课程,构建“艺术审美+文化认知+产业思维”的知识体系,让你既能看懂文创产业逻辑,又能掌握设计核心规律。
2. 实战化教学,技能即学即用
拒绝“纸上谈兵”!从PS数字图像处理、创意手绘等基础技能,到“校园校徽设计”“文创产品全流程开发”等真实项目模拟,手把手带你完成“创意构思—设计制作—落地输出”,积累可变现的实战经验。
3. 校园文化赋能,作品有温度有价值
以校园校训、特色建筑、传统活动为创作素材,让设计扎根文化土壤。你的作品不仅是课程成果,更能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,兼具个人创意与集体认同感。
二、核心课程设置:分层进阶,从零到精通

三、教学团队介绍
1. 专业负责人:韩奇娜,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讲师,202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文艺学专业(公共艺术方向),获博士学位。201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设计学专业,获硕士学位。作为主要成员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、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以及多项横向课题,主持并参与多项市政项目设计方案。作为独立作者发表多篇CSSCI、北大核心论文。作为专业负责人,有着夯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,能够精准且全面地把握该专业研究方向。
2. 团队成员:柳燕,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教师,多年深耕视觉传达与媒体领域,设计学功底扎实,在传统文化创新设计方向积淀深厚理论与实践经验,近年来发表多篇相关主题论文。课题研究中,主持多项省级元素现代转译、艺术人才培养等课题,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多项省级传统文化创新课题,见解独到;实践创作上,参与完成了山西电子科技学院校徽设计,多件作品获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、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作品展国家级奖项,专业实力与创作水平突出,为相关课程教授提供有力支撑。
3. 团队成员:张力溥,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教师,主要研究非遗文化转译与文创产品设计,发表相关论文于国家级期刊,创作临汾蒲剧文创产品设计作品在京东官网等平台发售。设计创作山西电子科技学院校徽,曾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三等奖及山西平面设计大赛、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省级以上奖项十余项,设计作品参加釜山国际ECO艺术节国际展。专业功底扎实,创作能力卓越,为课程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学术与实践支撑。
4. 团队成员:魏晗,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教师,专注于平面设计方向的教学与研究,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与系统的理论修养,注重设计实践与教育改革的结合。近年来,发表多篇学术论文,研究内容涵盖平面设计教学模式优化与设计思维创新。在课题研究方面,主持并参与多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,深入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,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。教学实践中,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与实操能力,指导学生作品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,为本微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四、就业与发展方向:多赛道开花,前景广阔
无论你是文科、理科还是工科学生,本微专业都能为你打开多元发展之门:
1. 创意设计类:数字文创设计师、平面设计师、UI/视觉设计师、手绘师(适配广告公司、设计工作室、互联网企业);
2. 品牌运营类:文创品牌策划师、IP运营专员、文化产品推广经理(适配文化企业、博物馆、高校文创部门);
3. 校园与社会服务类:校园文创项目负责人、地方文化创意转化专员(助力校园文化建设或地方文旅发展);
4. 自主创业类:打造个人文创IP、开设线上文创店铺,实现创意与商业的双重价值。
加入我们,让创意落地,让文化“活”起来!
如果你热爱设计、钟情文化,渴望用数字技术赋予创意新生命,数字文创设计微专业就是你的绝佳选择!这里有跨学科的知识碰撞、实战化的技能训练、有温度的文化创作——无需专业基础,只要你有热情,就能在这里解锁“设计+文化+创意”的复合能力,成为数字文创时代的潜力新星!
五、联系方式
咨询部门: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
联系人:韩老师
电话:13111178762
邮箱:619837226@qq.com